一、取消先试后买
对亚马逊这样的企业来说,降本增效总是体现在每一次的变动中。
最近,据媒体消息, 亚马逊将逐步关闭Prime会员的服装先试后买计划,具体停用时间为2025年1月31日 。
亚马逊将结束先试后买计划 图源:Amazon
据了解,这项先试后买计划早在2017年便已上线,初始版本只面向Prime年费会员,从2018年开始正式面向所有Prime订阅用户,前身为“Prime Wardrobe”。
通过这项计划, Prime会员可以一次性下单最多六件商品,在试用七天后选择合适的商品留下并付款,剩余商品再全部寄回 ,其作用类似于淘宝、拼多多的“0元试穿”。
关于关闭该项服务的具体原因,亚马逊代表Maxine Tagay透露,这 主要是因为这项服务本身适用范围比较小,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发挥了重要的替代作用 。
比如 AR虚拟试穿功能 ,它能通过顾客的手机摄像头将商品的3D渲染效果放在顾客身上; 生成式AI 则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尺码推荐,还能根据客户评论智能调整尺码推荐。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,用户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这类服务。
AR试穿功能 图源: exhibit.tech
此外,也有媒体表示, 关闭先试后买计划可能是亚马逊缩减运营开支的一种方式 。毕竟从2022年开始,亚马逊就陆续裁掉了2.7万人,还关闭了几个实验性项目,例如实体店快速送货服务、远程医疗服务等。
二、新技术降本增效
无论是为探索技术创新还是缩减运营开支,亚马逊用新技术替代旧服务的结果已经显而易见:降本增效了。事实上,这也是 众多零售商的发展趋势,通过引入新技术来减少运营开支,实现新的增长 。
比如 在退货方面,一批服装零售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寻求解决办法 ,其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,一是 个性化尺码推荐 ;二是 提供虚拟试穿效果 。在苹果推出头显设备Vision Pro后,一些零售商还同步上线3D虚拟衣橱体验,让顾客通过FaceTime,在虚拟环境中获得来自造型师的实时指导。
美国服装零售商J.Crew 3D衣橱功能 图源:obsessar
在沃尔玛,AR虚拟试穿功能还延伸至家居用品领域,顾客可以在购买家具时提前预览摆放效果,既提升了购物满意度,又能降低退货率。
而在卖家服务方面,新技术的参与度也在显著提高。比如此前, eBay面向卖家推出了一款AI背景增强工具, 通过该工具, 卖家可以快速将产品图片背景替换为专业级的视觉背景, 而且这项工具还能根据产品特性,智能匹配真实使用场景,以此吸引消费者注意,促进商品销售增长。
eBay AI背景增强工具 图源:innovation.ebayinc
同样的功能在亚马逊上也能看见,除此之外, AI生成listing功能 也在各大平台陆续上线。在亚马逊,卖家只需提供一个URL链接,就能快速将其独立站或其他电商平台的产品列表信息迁移至亚马逊。
可以说,这种靠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的模式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,随着新技术持续迭代,电商平台持续探索,未来这种技术创新模式想必也会越来越多。对卖家和消费者来说,这也算是一种双赢。